近年来,江苏徐州新沂市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,全面加强精准化管理、精细化服务,不断提升基层“末梢治理”能力,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“微细胞”,全力以赴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、促发展。
织密“精网微格”工程。在现有1065个网格基础上,划分微网格3294个,同时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立在网格内,建立了“镇(街道)—村(社区)—网格—微网格—户”工作体系,拓展“平安前哨”“防线前哨”等“全要素网格”融合体系建设,不断提升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治理效能,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接、有人管、有人办。同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镇(街道)为网格员配备电动车等必要的装备,既有效激发网格员工作积极性,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去年来,各类网格上报信息4.7万件,网格事件及时处置率达99%以上,群众对网格工作满意率达100%。
实施第一书记工作制度。选派18名市四套班子领导任镇(街道)第一书记、254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任村第一书记,全面指导基层治理工作,常态化开展“四个万家”活动(进万家门、知万家情、解万家忧、办万家事)。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,全市6000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网格报到,组建94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和10支应急突击队,察民情、识民忧、办实事,锤炼干部作风,增进干群关系。
深化“三大”专项行动。坚持把“大排查、大整治、大提升”专项行动作为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、防范化解风险的强基工程。设立1亿元资金池专项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,布局建设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,设立床位2300余张,对全市五保老人等进行托底保障。累计为190名无户籍妇女儿童办理落户,享受社会保障政策。率先在徐州成立县级精神专科医院,改(扩)建精神专科医院2所,新增床位710张,实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“应收尽收、应治尽治、应管尽管”。同时建立健全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、空巢老人、困境儿童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定期上门、主动服务等常态化关爱机制,着力解决物质困难和精神需要。
创新实施“法治书记”项目。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,充分发挥政法干警职业优势,从全市选派461名优秀党员政法干警到村(社区)担任“法治书记”,常态化开展“敲门问平安、入户讲法治”活动,推动群众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。目前“法治书记”共走访居民22多万户次,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近6000条,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1200多起,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1000多件,帮群众解决困难近2000件。按照“1名法官或司法行政人员、1名检察官、1名公安干警”的模式,创新成立30支服务企业的“政法三人服务企业小组”,把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送到企业一线。去年以来,累计走访企业300余家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80余件,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。(谭威 王冠平)
来源:中国网